
音乐课堂说课稿
《蜗牛与黄鹂鸟》
一、教材分析:
蜗牛与黄鹂鸟是人音版音乐教材中的一个经典叙事性民歌。歌曲以蜗牛背着壳上爬的情节展开,展现了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和勤劳智慧的特点。歌词描绘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时就背着重重壳往上爬的情景,而黄鹂鸟则在一旁讥笑它的 situation。音乐形象天真纯朴富有生活气息,歌词结合紧密,大多一字一音,与口语相近,质朴自然。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明亮、轻巧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形象。
2、 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3、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象蜗牛一样要具有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用明亮、轻巧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形象。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全面准确地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我针对儿童好新、好奇、思维活跃的特点,采用直观性、启发性的原则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采用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设计本课过程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组织教学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学生随乐曲《可爱的蓝精灵》音乐共同律动进教室,以此来创设“音乐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
上课伊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表情,(老师做出灿烂的笑容)谁能和老师一样?”(学生被老师所感染)。太棒了!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送给老师一个美丽又灿烂的笑脸。好,我们现在和老师一起跳起来。通过这样的交流,拉近了我与学生间的距离。
(二)体态律动,导入新课:
这个环节我主要是让学生根据音乐所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来模仿蜗牛和黄鹂鸟的动作。开始我就设了一个悬念给学生: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学生顿时产生好奇心(播放在低音区慢速弹奏《蜗牛与黄鹂鸟》旋律),然后我又对学生们提出要求:请你们静静地听,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如果谁猜出来了千万不要说,等老师的表演结束时,我们来抢答。老师这样说的。)目的是让学生注意倾听和观察,因为音乐的不确定性学生可能会回答出各种动物的名称,但我不会去否定他们的答案,而则是用谜语的方式告诉他们原来这位朋友是蜗牛,并且让学生来学学蜗牛是怎么走路的,学生的积极性肯定高。
接下来运用同样的思路播放在高音区加快速度弹奏的《蜗牛与黄鹂鸟》旋律并加入鸟叫声。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初步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初步感知了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形象,而且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为完成歌曲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三)歌曲教学:
在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边听边用不同角色的律动来表达歌曲的情感,对歌曲反复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对歌曲的表现形式及情感内涵的把握,并在听、唱、演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角色形象。我主要分两大块来完成:一是学唱歌曲,二是歌曲处理。一开始我并没有让学生马上聆听歌曲而是通过看图片听音乐故事这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创设一定的情境,扩大学生对歌曲的理解。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直观的画面,运用听唱法这种歌曲教唱的方法来完成歌曲学唱的。在歌曲处理这个环节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改变歌曲的速度、运用不同的情绪来演唱各个角色,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设计了一个音乐游戏环节,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目的是通过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唱、听、看、演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让他们学习到了蜗牛的这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四)合作创编歌词:
新课标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创编歌词这一环节中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歌曲创编。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自信心。通过合作创编歌词,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
(五)课堂延伸: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拓展和积累课外的音乐知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后整节课在《蜗牛与黄鹂鸟》歌曲声中愉快地结束。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蜗牛的这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还学会了如何用声音表现不同的角色形象,并且在音乐游戏中体验了合作与表演的乐趣。这是一次生动而有意义的音乐教学经历!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