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兰诗中的古今异义字词
木兰诗中的古今异义字词
一、古义与今义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义:只。
今义:但是。
2、策勋十二转
古义:量词,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
今义:转过。
3、赏赐百千强
古义:多,有余。
今义:与“差”相对。
4、如何理解《木兰诗》中的繁简处理?
必须明确以下三点:《木兰诗》中何处繁,何处简?这样的繁简处理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处理?
① 繁笔的运用: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内容都写得不厌其繁,细致入微。
例如,木兰采买鞍马一事,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渲染了战前准备的紧张和忙碌,读者似乎可以看到木兰的奔波和繁忙,也可以想见一身戎装的木兰是何等的英姿飒爽!
又如,写木兰奔赴战场时反复提及“不闻爷娘唤女声”,其实正是木兰此时心态的真实写照:当夕阳西下,暮色沉沉时,木兰独自露宿在黄河之畔时,耳听黄河流水哗哗作响,心中却时时回响着父母的声声呼唤,渐行渐远,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早已听不见,但这声音却时时回荡在女儿的耳畔心头!征程漫漫,何时能再听到那温暖女儿内心的爷娘亲切的呼唤呢?
再如,末段写木兰将回家乡时爷娘姐弟等人的不同行动,通过同样的句调作三次反复重叠,生动表现了亲人们十年离别后终于得到团聚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而对木兰重入闺房,再着“女儿妆”的一段描写,更是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木兰的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
② 简笔的运用。至于简笔,主要是对战斗过程的描写力求其简,十年生活,只用了几句话就交代完了。
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呢?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一个女孩儿在战场上拼杀十年之久,立下了赫赫战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勇武强悍可知。但是作者和广大读者喜爱的并不是一个没有女性特点的'女超人',所以,战场上的厮杀作者几笔带过,而把"木兰是女郎"作为构思的核心,所以,着力写木兰作为女孩儿对父母的牵挂,写她的入闺房、巧梳妆,写她打扮得娉婷袅袅光彩照人的风姿神韵。人们向来不稀罕赳赳武夫式的'顾大嫂'之流,中国也不乏娇滴滴莺声燕语般的'崔莺莺'这样标准的美人,但既有女儿的娇美又有男子的刚健的女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却只有木兰这独特的一个!这样的繁简安排就起到了突出人物特征、表现作者倾向的作用。
二、繁笔与简笔
1、繁笔的应用。繁笔是作者为了表达复杂的情感和动作,采用了大量而精致的字词来描述。例如:"木兰采买鞍马一事"通过"东"、"西"、"北"等方向的描绘,展现了其详细的行动场景;再如"写木兰奔赴战场时反复提及'不闻爷娘唤女声'",通过简洁的语言来传达复杂的情感。
2、简笔的应用。简笔是作者为了突出人物的形象和品质,选择了简短而有力的字词来描述。例如:"末段写木兰将回家乡时爷娘姐弟等人的不同行动",通过简单的句式重复,生动地描绘了亲人们的十年离别后终于得到团聚的情景;又如"一个女孩儿在战场上拼杀十年之久立下了赫赫战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简短而有力地点明了人物的功绩。
3、繁简处理的深层含义。作者通过对繁笔与简笔的应用,既展现了人物的动作和情感的复杂性,也突出了人物形象的独特性和品质。例如:"木兰是女郎"这一句,简洁明了地暗示了人物的情感价值;而"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则通过多字词传达出人物的勇敢与坚韧。这种区分繁与简、用繁以掩暗、用简以显质的方式,既注重人物的动作和情感的表达到位,又突出了其性格特点。
4、艺术性的体现。作者通过文字修辞技巧,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活,情感细腻深刻。例如:"木兰是女郎"这一句,不仅塑造了一个温柔善良的形象,还传达出一种平等与理解的情感;而"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一句,则展现了一个人的勇毅与伟大精神。
5、现实中的应用。在现实中,这种修辞手法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在描写一个普通的人物时,通过使用简笔来突出其平凡性;而当人物具备特殊品质时,使用繁笔来展示其独特性。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让文章更具层次感,也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角色的性质和特点。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